十月的第一天清晨,發布了今年第三個強烈颱風陸上颱風警報。八點多出門時,天空只是毛毛的下雨,還完全感受不到颱風的降臨;一個小時後,來到烏來採訪泰雅民族博物館開幕活動,雨勢大了,還大到一個應該不要出門的地步,果然不負「龍王」之名。但工作嘛,總要完成,十二點回到台北,竟然出太陽,還有點熱,這,實在是在神奇了。



離題了,我今天主要是想介紹新開幕的泰雅博物館,但「天氣」實在太有趣了,所以先插個嘴,講一下今天最大的印象。



除了山上、山下兩種天氣,今天主辦的公關公司最大的失策,也是出在沒有估算到「天氣」的因素。



為了開幕活動,公關公司將帳篷架在舞台上,準備一些歌舞表演及讓來賓上台致詞,但舞台下安排著貴賓的座位區,卻完全沒有準備遮蔭或遮雨,其實這原本不能說不好,因為廣場空間很小,若架太多羅馬棚會很不方便進行活動,而且講真的,顏色鮮艷的帳子常常會影響色溫,讓記者拍照出來的顏色很不好看。



但偏偏今天下了大雨,公關公司又沒有事先防範,結果就發生烏來鄉長、行政院原委會副主委、台北縣政府長官以及邀請來的數位其他原住民族的頭目,穿著黃色輕便雨衣傻坐在台下看表演、聽大家輪番致詞。其實,比較精彩的表演活動拍完了,記者們都躲到旁邊商家的屋簷下躲雨(雖然還是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觀禮的人也零零落落,而那些官因為開幕式沒有結束不能離開,只能穿著雨衣就直接坐在雨中被淋,不是一下下,至少十多分鐘呢!想想,官還是不太好做的。



烏來泰雅博物館,是專門以泰雅族的文化、文物為展覽重點的博物館,公關公司為了開幕,打上星期起就有一連串的體驗活動。今天的開幕,也很用心地設計,主持人、表演、誕生石噱頭都很不錯,不過,所有的精彩都被大雨打壞了。



串場的主持人是兩位烏來當地美女,一位好像是鄒族嫁來此的媳婦,一位是泰雅美女,都穿著全套原住民服飾主持,說話音質不錯,國語說得沒有太大口音,口條很流暢,而且在介紹各族頭目時,族語也說得流利,能兼具原民語言及一般溝通的國語,難怪這兩個主持人常常在許多烏來的活動中看到她們的身影。



第一個熱身的表演活動是由烏來國小的小朋友表演木鼓及歌謠,這群八年級的小孩子,很明顯地聽得出來族語都不太會說了,唱歌時咬字很生澀,但表演得很認真,而且天真爛漫的孩子表演什麼都好看的啦。





第二個節目是由福山社區的四個青少年男孩子表演勇士舞,雖然泰雅孩子穿著泰雅服飾,表演著達悟的勇士舞,不過也可以說得是族群融合。重點是,有二個小男生,長得高高的,濃眉大眼,睫毛又長,雖然下著雨天氣有點涼,但認真表演的他們臉上、手臂上都隱隱著泛著汗珠,看起來好可愛。(果然是歐巴桑習性,不好好採訪,專在那邊看帥哥美女,呵)





中間長官們致詞就沒什麼好說的,就官腔官調官樣文章。倒是邀請了其他地方四個原住民族的頭目來祝賀是很有意思的,映像中有鄒族、凱達格蘭、達悟、雅美,當然還有泰雅,他們盛裝出席哦,不過我分不出那個服飾代表是那個族,大家自己猜猜看吧。









這是泰雅族,這個人是前鄉長,名字忘了



還邀請了當地的阿公阿媽唱了一段祈福歌謠,想當然,我是完全聽沒有懂的。



原本有安排了切大麻糬的活動,但雨實在太大了,麻糬由幾個漂亮的泰雅小女生、小男生抬出來後,就放著淋雨,然後,主辦單位就似乎忘了它,任白白的米漿水流在地下。



開館儀式設計得不錯,是以泰雅民族起源的誕生石故事來設計。



幾位泰雅勇士對空鳴放獵槍,象徵雷鳴,然後誕生石裂開,泰雅族的祖先就這樣出現在大地上,保麗龍製作的誕生石門打開,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正式開幕。十月一、二日免費開放參觀。












kan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是今天的大烏龍,晚上十一點了,妹妹回到了家,兩個人都沒吃晚餐,於是抓起泡麵來吃。



妹妹先用熱水瓶的水,泡她那一碗,但瓶內水不夠了,於是她到廚房把爐上的熱水壺的水倒進熱水瓶中,再加熱,再把泡麵的水加滿。



問題出在,這一連串她到廚房拿水的動作我沒注意到,傷害就此造成。



然後,換我泡麵了。為了我之前拿的碗不夠深,妹妹還一直提醒我換,換了三個碗她才滿意(真不知道誰是姐姐?),裝滿水,蓋上蓋子,三分鐘了,好!來吃吧!



咦!甜的。奇怪,我泡的明明是蔥燒牛肉麵啊,怎麼會是甜的。難道買到黑心貨,這批泡麵有問題?社會新聞看多的我,為了不浪費東西,還是勉強吃了下去。邊吃邊抱怨,麵怎麼是甜的?



妹妹也說,對啊,她剛才吃的麵也是甜的。她吃的是炸醬麵,不同口味的兩包麵怎麼全是甜的。



怎麼會這樣勒?妹妹首先抓出原兇。水有問題。



等她說出她加在熱水瓶內的水是爐上的水時,我就知道糗了。爐上那壺水,是下午我煮的冬瓜茶,想要冰涼了當飲料的。



這,難怪,我吃的泡麵會辣中帶甜了。唉,勉強將麵吃完,那整碗湯我是絕計不敢喝的了。












kan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難得賢慧又有閒,從~amigo’s點心工坊,看到了這個花生餅乾的做法,剛好大部分的材料家裡都有,於是就試做了一下。



Amigo的食譜中使用的台糖金砂糖(甜度90%)我臨時買不到,於是用另外廠牌的黑砂糖(甜度98%)代替,同是蔗糖精製,效果依然不錯。也沒有放去皮花生當裝飾,但那不影響口感啦!



做法很簡單,外觀很質樸,味道很香,很脆,因為較甜,如果單獨吃,大概只能吃個一二片就吃不下了,但如果搭配著茶或咖啡吃,就很讚囉!



做法請點以上聯結,參考amigo的網站














-----

kan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個月內三個颱風,而且似乎一個比一個嚴重

這次泰利颱風,在台北的雨勢和雨量比前二個小,但風卻大上許多

即使到了第二天,雨已經將停了,瞬間的陣風仍然強得吹彎雨傘,讓人站不穩

就以幾張相片,為這次颱風留下一點紀錄



將近中午了,路上還沒有什麼人也沒有車,斷裂的樹枝橫倒在馬路中間,在這個平時車多的汀州路,是一個難得的景像



在台北市西門汀附近,電箱倒了,裡面的電纜線裸露出來,既然沒有聽說停電,所以應該不是變電箱,大概是附近大樓用的cable線或電信線一類的吧



連路牌也是從根部就折斷了



原本就根系不穩的路邊行道樹,更是難逃跌倒的命運

還有一些商店大的落地窗碎裂,商招掉落

這次,風真的很大














-----

kan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陳水扁總統真不愧是標準的政治動物,只是一個視察雪山隧道工程進度的談話,你可以慰勉施工單位長期的努力和辛苦,也可以驕傲台灣完成一個可以列入世界金氏紀錄的工程,可以強調雪山隧道中設計的安全設施,更可以暢談雪山隧道工程中的數個之最,甚至於可以將雪山隧道的缺失指出來要求工程單位注意,或者雪山隧道完成之後對東西部連接有什麼樣好處,未來對東部的開發和建設、民生有什麼樣的計畫、藍圖、遠景。



有那麼多真正關係著這個交通建設可以來給民眾什麼利益的話題,為什麼?為什麼?



你偏偏要講,雪山隧道最困難的階段是在游錫堃任內突破、貫通是在政黨輪替之後、通車是在民進黨執政時達成的。



這就好像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很餓,就跑到燒餅店買燒餅吃,吃了一個,還餓,再買第二個,吃了還是沒有感覺吃飽,再買第三個來吃,等到第五個吃了一半時,終於感覺飽了、脹了、滿足了,然後說,早知道就買第五個來吃就好了,不必浪費前面四個燒餅的錢。












kan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吃早餐─年輕1.1歲



主要是補充纖維與水果,至於含有大量油脂的漢堡或薯餅並不包含在內。



2.養狗─年輕1歲



因為要帶動物出門便便,可強迫自已運動。



3.擁有好的性生活─年輕1.6歲



優質的性生活有益身心,也有助情緒的穩定。



4.舉重─年輕1.7歲



1個禮拜2次,每次20分鐘,可強化骨骼、提高士氣,還可以苗條身材。



5.每日小飲一次─年輕1.9歲



小飲一杯啤酒、葡萄酒(紅、白酒皆可)及雞尾酒, 有助心臟功能健康,但要小心。每日飲用量僅一小杯,別飲過量,否則反而造成心臟血管負擔。



6.交朋友─年輕2歲



交遊圈廣,人際脈絡就會愈廣,而情緒壓力也愈能獲得抒解。



7.大笑─1.7歲



常常開懷大笑,可以降低情緒焦慮,心情輕鬆反應在臉上或心裡自然年輕許多。



8.上課─2.5歲



學習新的課程可讓人的心裡回復年輕歲月記憶,進而反映在外表的也是年輕的感覺。



9.每天快步半小時─年輕3歲



這是一項不錯的健身運動。



10.充足睡眠─年輕3歲



應有規律且維持好品質,最好一天能睡7小時,優質的睡眠能讓身體自然的成長荷爾蒙,而成長荷爾蒙是抗老化最重要的化學成份。



11.多吃蔬果榖類─年輕4歲



12.少吃肉類、油脂─年輕6歲



食用量應多控制,尤其是飽和脂肪的攝取,應維持在每日20公克以內。



13.牙線剔牙─年輕6.4歲



研究家發現,牙周病與免疫系統失調與心臟血管有相當大的關係,有效使用牙線可以預防牙周病,進而減少免疫失調或其他心臟疾病問題。



14.運動─年輕6.4歲



一週至少要有1小時的激烈運動,像是慢跑、爬山、爬樓梯之類的,可強化身體與心肌血管功能。



15.了解自己身體症狀(預警徵兆)─年輕12歲



預防勝於治療,了解身體健康狀況,並及早進行預防或治療,可免疾病惡化的可能。



16.閱讀健康、醫藥圖書─年輕15歲



正確的醫學知識、最新的保健資訊,可以讓您樂觀進取、見微知著,遠離病痛,長命百歲。












kan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大哥大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隨時找得到人,也表示隨時被人找到,尤其當大哥大絕大多數用於公事聯絡時,每次電話一響就會讓我神經緊張,尤其是在假日時,一聽到電話聲就會煩躁,更別提當你在享受電影,音樂會或表演時,被各種惱人的手機鈴聲干擾。

現在的生活,好像缺乏手機就沒有安全感,打手機找人或被找時,若沒有接,變成一種過錯。

以前,沒有手機時,日子一樣過,詐騙更少,接到銀行電話行銷也少,當然,更不會在忙時,接到打錯電話的

-------------------------------------

以下網路文章轉載,如有侵權敬請告知

-------------------------------------

廣告的強力促銷、商品推陳出新,現在沒有手機的人,快成為絕種動物了。據一項調查顯示,十六歲以上青少年,幾乎八成都有手機,有人甚至擁有多個手機和門號,多到自己都忘了有幾個的地步,連台北市的小學生也人手一機,家長樂觀其成,以為這樣才方便調查行蹤。

十年前開始流行趨勢預報,但是幾乎沒有任何靈敏的「趨勢預言家」預言到這種情況。五年前,只有有錢人才付得起手機費用,有特權的人才能快速申請到門號配額,現在,有了預付卡,連門號都可以用完就丟,「一元手機」到處都是。

任何現象與物質都沒有絕對好與壞,都是使用者的品德左右它的好與壞。

日本的行動電話系統,獨樹一格,一到這個國家,幾乎只有在該國購買的手機與門號才能接收到訊號。這一次我一個人抽空到日本自助旅行,為了方便,本來想辦一支手機。後來發現,在日本用手機並不是那麼方便。為什麼呢?

因為日本人已經開始全體動員,遵守手機使用道德了。

坐新幹線,可以很明顯的在車廂中看到許多標記,我坐的車廂除了禁煙,也有請大家不要使用手機的警訊。日本有許多到處洽公的上班族,他們必須靠手機隨時報告行蹤或掌握客戶,既不能關機,又不好開機,怎麼辦呢?

以坐我旁邊的中年男子為例吧。他把手機開成震動式,一接到電話,還沒來得及低聲「摩西摩西」,就對我低頭作揖,好像做錯了事一樣,接著就快步跑到車廂與車廂的連接處,兩個小時的車程中,他像一隻忙碌的螞蟻一樣謙卑的跑來跑去,然後索性就沒有回來了,我想,他實在很怕打擾到本車廂的乘客。

這種手機美德,和我們在台灣看到的狀況真有天壤之別啊。任何的一種鈴聲,都可能打擾到一個快要進入夢鄉的人。但是,在我們的火車中,平均三到五分鐘,就可以聽到亙耳的鈴聲,自從手機如此流行之後,大概沒有人可以利用坐火車的時間,好好閉目養神吧,除非他的神經比水管還要粗。



這是手機的錯嗎?不,當然是使用者的問題。



我發現在日本不須辦手機,因為能接收的地方很少,幾乎只有在大馬路上。而在大馬路上,國際電話並不難找。不只是在乘坐火車的時候會看到不許用手機的警語,日本的一般餐廳多半也禁用手機,很少聽到手機此起彼落的尖叫,就算要接電話,也絕對不會聽到有人以高亢的聲音說:「聽不清楚,喂、喂,大聲一點‧‧‧。」更不會有人用手機聊天,把陌生人都當成關係人,因為周遭的人都關心他的談話內容般的高談闊論。

表演場所或集會地點更不用說了。這些場所為了防止有人忘了關手機,都會裝設反接收器,根本別想在廳堂內收到電話。

而我們呢?所有從事表演藝術或演講或當老師的朋友,都有相同的困擾,他們總被不時響起的鈴聲打斷了情緒,就算是事先宣佈,請關機,總還是會有「痞子」犯規,有時正演到傷心處,鈴聲劃破寂靜,大家真是「情何以堪」,有人還屢勸不聽,好像急著提醒大家,我有手機喔。

痞子,可是有男有女。有一回我與朋友聽某教授愛樂講座,後排有個女士,根本就沒在聽講,不斷的把電話給所有的朋友:「喂,我在誠品聽愛樂講座哦。」她講了幾遍之後,我的朋友忍不住了,對她說:「妳可不可以不要妨礙大家的聽覺?」她才住嘴。

對於這樣的人,我十分不能理解,然而類似情事常常發生。有一回,電視錄影錄到一半,現場有位年輕觀眾的手機響了,中斷了錄影,主持人愕然,他還大方接電話,一點也不怕眾目睽睽。我真的不懂,他是在什麼樣的教育下長大的。



只有尊重別人,人家才會尊重你。



還好每次看電影的時候,都會有某家電信公司提醒人們:關機是一種美德。我為他們的商業良心喝采,那無疑是最有用的廣告,說出了大多數觀眾的心聲。手機的鈴聲透露的不只是「有人在找妳」,其實更說明了「有人會看妳」,牽涉到一個人的修養與品性。一個完全不怕鈴聲打擾到別人的人,暗示著他也不怕成為打壞一鍋粥的老鼠屎。

一個懂得不妨礙他人自由的人,對自己的手機會有警覺性和自制力。

我很想建議年輕女孩,端看男孩如何對待手機鈴聲,就可以判斷他會不會尊重妳。人性有它「一以貫之」的地方,不會尊重他人、不顧慮到他人存在的人,不會真的尊重妳。說要為妳摘星星,不過在哄妳呢。

據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台灣的行動電話門號已超過一千七百萬個,以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來說,持機率是亞洲第一,相信在全世界也應名列前茅。當然持機率愈高,代表這個國家在物質生活上愈優越,但這就表示這個國家愈文明嗎?

在台灣,行動電話的使用已接近氾濫,除了法律規定不得在飛機上及開車時打電話外,電影院、音樂廳、餐廳、會議場所、演講會中,隨時可以聽見電話響。這種文明社會所不能接受的粗魯行為,在台灣卻早已見怪不怪。



是總統打來的吧?



無視旁人外賓側目不久前,在公車車廂上看到某家行動電話業者打出的廣告竟然是「教室變成聊天室」,藉以宣揚該種手機可以在上課時供學生私下傳遞訊息之用;我一直「誤」以為教室是用來聽老師授課的。身為禮賓司長,我看到太多因行動電話使用不當,而在外賓面前失禮的例子。

五二零就職大典時,陳總統接受某國總統的祝賀,雙方交談時,我外交部某陪同官員的手機突然大響,雖然馬上關機,但兩位總統的談話因此遭到干擾,外國總統還特別轉頭看看是誰的手機。

今年三月時,布吉納法索總統龔保雷來華訪問,陳總統特別在高雄舉辦國宴以示歡迎。國宴中,兩位總統分別致詞時,居然都聽到行動電話的響聲。

日前呂副總統設宴款待一位來訪的外國貴賓,就座後,呂副總統首先介紹我國陪客,剛介紹到我們一位極資深官員時,他面前的大哥大突然響起,這位官員不但沒有立即關機,反而拿起來就講話,同時站起來邊講電話邊走了出去,讓在座的中外貴賓個個目瞪口呆。

坐在我一旁,他們的禮賓官靠過來,消遣我說:「一定是你們總統打來!」(不然誰敢在副總統宴會桌上接電話)

在一次歡迎外國總統的軍禮典禮上,我國元首正在致詞,一位參加典禮的我國高官的行動電話卻在此時響起。同樣的,他不但沒有馬上關機,還打開來說了幾句話,讓在場的訪賓及駐華使節人人側目。



這在台灣正常嗎?



總統演講照打不誤數年前美國幾位剛卸任的部長級官員到外交部,與當時的胡志強部長舉行工作午餐,席間一位民意代表的大哥大響了四次,每次都因為他講電話而中斷了會議的進行,坐我身邊的外賓忍不住問我:「這在台灣正常嗎?」

另一次則是,美國前總統卡特來訪發表演說,演說開始,一位市議員姍姍來遲,跨過一排人坐到我旁邊的空位,不久手中行動電話響了,她低下頭開始講話,旁邊的來賓實在忍無可忍,紛紛用手指戳她,要她閉嘴。

去年底薩爾瓦多共和國總統佛洛雷斯來華正式訪問,並安排前往立法院發表演講,那天立法院來了約二分之一的委員。在佛洛雷斯總統短短三十分鐘,包括翻譯時間在內的演講中,雖然絕大多數在場的委員都專心聽講,但還是有委員遲到、早退、聊天,更有人雙手高舉著報紙看報,不過最不可思議的是,演講中委員們的行動電話響了二十多次,這還不包括振動式來電以及打出去的電話。那一天佛洛雷斯總統在台上演講時,隨時都有二至三位立委在講大哥大。

我們李總統的「太平之旅」,陳總統的「鴻祥之旅」、「睦誼之旅」,都去了中南美洲及非洲,並在這些友邦的國會發表演說,包括薩爾瓦多共和國在內。這些國家的國會都以最隆重的儀式接待我們的兩位總統,當我們的總統在台上發表演講時,每一個國會議堂都是滿座,每一位議員都非常專注的聆聽演講,沒有任何議員遲到、早退、交談,更不用說打大哥大了。

再看英美等國家,他們的國會殿堂都有悠久的傳統,根本就不准議員帶大哥大進入議場內。文明境界差得遠!



注意關機 基本禮貌



今年春節時,我父親因心肌梗塞不幸逝世,依家母願望,先在殯儀館辦了一個簡單的基督教儀式。牧師在講道時,竟然有手機響了,雖然馬上關機,但傷害已造成。

第二天家父的追思禮拜開始前,我請牧師先上台要求來賓關機。一個文明的社會,在這種場合難道還要喪家出面提出這種要求嗎?即使如此,在禮拜進行中仍然聽見了手機響。

大哥大的普及為我們帶來了方便,提高了生活水準,但並沒有使我們的社會更文明,反而凸顯了我們的自私及對周邊人事的冷漠。每一個文明社會都有一套日常生活的準則,在西方社會俗稱Common sense(常理),應用到使用大哥大,即是能夠知道通話的禮貌及何時該關機為宜。是的,我們是一個政治自由、經濟發達的先進國家,但在生活教育方面尚待改進。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當年所提倡的「心靈改革」,就是希望締造一個關懷他人、讓精神與物質文明能均衡發展的祥和社會。可是單從台灣手機濫用的情況看來,我們離那個境界還差得很遠。

我常被問到:什麼是大哥大的使用禮貌?其實很簡單,就像為人處事的基本道理一樣,在方便自己時,不要忽略了身邊他人的權益---請注意關機。














-----

kan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愛看一些有的沒的,舉凡愛情小說、偵探小說、武俠小說、科幻、散文、甚至考古、醫學、科技、政論,幾乎無所不看。只要有時間,我一定會想辦法抓點什麼東西來看,即使五分鐘也好。(嘆!現在被工作追著跑,這五分鐘變得更彌足珍貴)



  小時候,當妹妹們在玩家家酒時,我也是捧著一本撿來的漫畫書或童畫書,可以把大人的呼喚充耳不聞!(缺點是,現在每每和妹妹聊起小時候的記憶,卻發現自己好像在她們的生活中消失了,許多活動沒有我,我也沒有記憶,這也算是小缺憾吧!>.<)



  這樣的我,也有一個死穴,那就是「詩」,尤其是現代詩,不論所謂的新詩或打油詩。雖然詩篇都很短,但我對詩的領悟力和想像力就是很低,在報刊雜誌或新聞台上,只要看到詩作,我大抵都是一律跳過。



  我也不是沒有仔細地、耐心地讀過一些詩,但仔細讀的結果,通常僅止於理解,對於許多人會有的對詩的震撼感動,甚至在生活中的情境朗朗上口的經驗,我是很缺乏的。當然,偶而中國古典詩,也可以繞上二句,畢竟讀了十多年的書,為了考試背得也夠多了,若還不能背上幾首,我求學時代的國文老師們大概都要氣得吐血了。



  但是,最近仔細回想,我也曾經創作這詩耶,不是大學時要交作業的七絕、五律的,而是可以追溯到小學時,還曾經被登在校刊上,得到一個像彩虹般顏色、按下去只有一層,拉起來可以變成一個水杯的塑膠小玩具。神奇吧!



  不過,即使想到了,我也不大敢跟別人講我曾經寫過的詩,因為,我一直覺得那首詩好像是因為聽過太多兒歌,不知不覺的「模仿」來的。我不承認是抄襲,因為我並沒有犯罪的故意,當時純粹是因為自己唸起來朗朗上口,所以才投稿的。而且登在校刊上後,也沒有人去投訴抄襲。不過,那也可能是小學生讀過的詩也不多吧!(腦袋呼嚕呼嚕轉!!)



  今天,我決定張貼出來讓大家來公審,喔,不是啦,欣賞一下。如果你發現真的是抄來的,也請不要告訴我,反正我獎品都已經拿了十幾年,早就不知道被我丟到那裡去了;我也沒錢,付不起違反著作權的民事費用的。



  春天到百花開;夏季裡稻兒高

  秋天到落葉飄;冬天裡冷蕭蕭





93.6.8/pchome新聞台












kan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因為要搭捷運,臨時跑到便利商店想要挑一本書來看,不是裝氣質,只是難得捉到空閒時間,總不想白白虛度掉.……



  好啦,我承認,我捨棄幾米而選擇蔡康永,除了價錢的因素之外,主要還是基於對性傾向不同於一般人的名人的好奇,名人耶!竟然敢大膽寫出他生命中(不管是一面之緣或者某種緣份的)出現的男孩子的記憶,實在太勇氣可佩了。



  不同於一般名人出書,也許是蔡康永對自己知名度已有信心亦或者是他想低調宣傳不希望大家聯想太多(大概很難吧!>.<|||)。總之,封面上竟然沒有一連串「名人的名字」背書推荐,內頁除了自己短短不到二百字的序,也沒有其他人再加以繼續吹捧或歌功頌德一類的,這就實在值得好好稱讚一番了。現在的作者大概因為書不好賣,總是要拉上一堆人來增添書的「價值」,就這一點蔡康永和他的出版社實在勇敢得很啊!



  不過,我挺欣賞這樣的,那是一種單純的誠懇吧!「我剖析了我的記憶和情感,你愛看就看,不看就拉倒。」而我,被好奇心征服了,即使無法打開封套試讀,我選擇相信,這本書文字會像他和徐熙娣在電視上搞笑般有趣。



  我承認,因為一開始我就戴上了玫瑰色的眼鏡在看內容,所以每一個男孩的故事,總令我猜測他們之間是否有曖昧的情愫在流動。但努力地,以較客觀的透明眼鏡來看的話,每一個故事不就是人與人之間有幸相遇的緣份,而譜出一段在某個時刻會再度浮上心頭的回憶,再想到時也許惆悵、也許歡笑、也許悲傷、也許只是就是不知道怎麼地記得,那個年紀、那個時間、那個朋友、那個我。



  每一號男孩,沒有名字,有時甚至沒有臉孔,只以場景和發生了什麼事來敘述,文字的口氣,我總覺得很像蔡康永在電視上和小s做節目時,不管笑或不笑,總是彎著嘴角,帶著點戲謔、帶著憤怒、有點玩世不恭,又有點無奈的悲傷的味道。




  其實,那些男孩到底教了蔡康永什麼事,有些我真的看不太懂,而有些,則有著好像有點那麼些個了解的感覺:四號中國功夫男孩,教會他生命中有許多未曾經歷過的,值得活久一點去體驗;十號緊身衣男孩,教會他不信任;三十號男孩教會他朋友之間自以為是卻互相傷害的矛盾;三十四號男孩,教會他有同伴互相分享的踏實感;八十五號及九十八號,死亡與懷念,四十三號愛他,他愛二十七號....

  

  其實,這些男孩究竟教了蔡康永什麼,他並沒有說清楚,但極有可能的,和教給你我的是不相同的。



  有些感受,不論男與女、男與男或女與女,都會存在的。



  書中出現了兩個大明星的描述,一個很容易就猜出是誰,另一個就有點不肯定,不知道你猜出來沒?哈哈,看這本書也享有當柯南的樂趣,也算是另一種收獲吧!



  這本書中出現的男孩編號到第九十八號,那表示,在生命中有九十八個出現過的朋友為他的人生留下記號,但真正又替他寫了文字的男孩,實際上只有三十三個。其實,我挺羨慕他的,如果今天要我說出印象深刻的朋友,我大概也數不出三十個吧,他的人生其實挺精彩的。



  蔡康永是個怪人,身家背景是上海老錢世家,從小穿西裝、皮鞋打領帶,現在大庭廣眾下卻常穿肩上有隻假鳥、假蜘蛛或是貼紙的怪西裝;在美國學電影,除了偶而聽到他的影評之下(我只聽到過一次),不知道他跟第八藝術還有什麼關係;收藏品是鼻煙壺和奇怪風格、造亂的大幅畫作;既主持真情指數賺人熱淚、也和小s沒有形象的亂七八糟,這一二年,我對這個人挺有點好奇的。



  至於本書值不值得推薦給你看?我又不是你,我怎麼知道。呿。



2004.6.4/pchome新聞台












kan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需索無度 嚴重消耗地球能源

新人類出現才七千年 己將數億年累積的煤及石油使用殆盡 唯有修正取用的文化 才能延緩危機



聯合報93/5/30



  【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太陽已經持續供給地球能量四十多億年,卻因人類侵略性、擴張性太強,已將幾億年時間累積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用殆盡。學者呼籲,現代人唯有把「取」的文化,修正為老祖宗「給」的文化,才是延後能源用完的危機。



  國科會與聯合報、公共電視、科學人雜誌、中廣公司、News98合辦,中央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承辦的「二00四展望演講春季系列-人與環境」,第七場由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於幼華主講「環境與能源-利用古代或今手之陽光」。



  於幼華說,人是陽光做的,因為陽光照到地球上,綠色植物接受後,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變成細胞質;人吃綠色植物,或吃綠色植物的動物,「它們是陽光做的,我們等於是陽光做的。」



  於幼華指出,四億年前地球是碳世紀,大氣裡充斥二氧化碳,整個陸地披覆森林,森林有充足二氧化碳作為食物來源,有陽光照射、又有水,構成非常好的生長環境;這些森林經過地殼變動,被翻轉到地底,經過地熱、地壓,變成今天的化石燃料,因此「人類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同於使用古代的陽光」。



  但是人類已經快把古代陽光用盡了,於幼華表示,人類過去都是燒柴,是樹木累積一百年的太陽能;1100年代開始燒媒炭,也是用到古代陽光,預計2040年就會用光地球上的石油,到時天然氣也早已用完,只剩一些煤炭。



  相較於已存在四萬年的部落文明舊人類,才在地球上出現七千年的城邦文明新人類,雖然存在時間較短,卻嚴重消耗地球能源;於幼華說,從七千年前的第一個帝國兩河地區的美索不達米亞,到希臘、羅馬,到納粹,再到現在的美利堅帝國,興衰都是同樣原因,就是無限擴張,對能源無限需索。



  於幼華指出,七千年前還沒有煤炭的時候,帝國就為了百年的陽光-薪柴,向周圍擴充,把土地上的柴都砍了,結果土地變貧瘠,範圍像癌症細胞一樣愈擴愈大,最後失控、垮台、崩潰,而且一個接一個。



  至於美國,於幼華說,每個人一天要消耗兩千卡熱量,但一個美國人一天,為支持食衣住行各種需求,需要四十萬卡,這就是為什麼新人類會在一千年間,會把地球上四億年來累積的陽光全部用完的原因。



  用完了得到什麼成績?於幼華表示,1100年全求只有五億人口,1804年成為十億人,2000年變成六十三億;增加這麼快速的原因,是人類把地底下所有累積陽光都用到自己身上、繁殖、擴張,就如同「蟑螂、螞蟻一樣」。



  於幼華說,現在石油還沒用完,就已看到人類為石油掀起戰爭,當石油快用完時,「我們還要等外界的彗星來撞擊地球,才會發生大災難嗎?」就算這些都沒有發生,下一代要用什麼能源也是問題。



  於幼華指出,很多人喜歡把社會、經濟、環境分成三個等圓,各自獨立;但他主張,經濟活動應是人類社會活動的一種,而人類活動又包含在環境之內,所以經濟、社會、環境應該是由小到大的三個同心圓。



  在人類社會範圍以外,原本是其他生物的社會,可是人類社會無窮向外擴張時,生物社會的面積就縮小;於幼華警告,人類無法直接曬太陽取得能源,只能間接攝取,「萬一植物不能生長,人靠什麼活?」



  於幼華表示,我們應回到舊人類時代思與行,但不是要重新回到利用薪柴的生活,而是改變價值系統;今天新人類的價值系統是占有、占據、獨享,就是「取」,而舊人類特色則是分享、合作、共有,也就是「給」。



  於幼華曾去南非北邊的波札那,在波許族的觀念中,「你沒有東西吃,是我(有東西吃的人)的恥辱,因為我沒有分給你」,他說曾有美國探險家要布許族帶路,給布許族好吃的東西,結果分手時,布許族連謝一聲都沒有就走了,美國探險家以為這些人不知感恩,後來才知「分享」對布許族來說,是必然、應該的,所以他們從來不會為此道謝。



  現代人或許覺得舊人類貧窮,但於幼華提醒,舊人類一天只有兩個半小時花在工作上,其他時間在玩;而現代人平常忙碌工作,希望假日時到鄉間享受休閒農業,倒過來追求像舊人類平日生活過的非常簡單田園生活。





**********************************

感想:



  最近一部電影「明天過後」中,講的造成世界氣候大異變的原因是「溫室效應」,而溫室效應和人類過度使用能源也有很大的關係,交通工具、電力的消耗,讓現代享受便利的代價,是大自然的傷痕累累。可是享受慣了的現代人,又有多少人願意放棄現有的舒適,只為了保衛地球呢?



  重視環保的於幼華教授,一直是反對核四、核能的推動者,核能有危險、但現有的氣電共生的發電方式,消耗的煤炭和天然氣,也是破壞環境的大殺手啊?開發環保能源的科技,似乎遙遙無期,這種種,其實是讓我們持續愧疚地過著便利的生活。



  能源問題是許多人都心知肚明的,與其恐嚇著人類過度消耗能源造成的危機,其實,最盼望著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者專家努力發展環保能源,而我們一般人應該學會並身體力行地節省能源、降低需求、簡單生活。如果,大家都能有這種共識,而不要只專注在狹隘膚淺又愚蠢的種族、政治、權力等事情上,那就真的太好了。





93.5.30/pchome新聞台














-----

kan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