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擔任行政院長的2001年末,台灣宣佈開放民間釀酒,到2004年8月底歷經約二年半的時間,共有八家小型啤酒廠獲得政府頒發的釀酒執照,但正式推出產品在市場銷售的啤酒廠祇有五家,其他三家仍在籌備中。這個數字和其他酒類生產廠商比起來,雖然仍是個零頭,但從完全沒有成長到八家,卻充分表現出台灣中小企業強勁的生命力。隨著啤酒廠的數量遞增,顯示出台灣的「啤酒革命運動」(Beer Revolution)已經悄然展開。



  「啤酒革命運動」的說法對台灣人而言頗為奇怪和陌生,甚至完全不關痛癢,乃因為台灣並不是具有濃厚「啤酒文化」的國家,一般庶民生活和啤酒的關係十分淡薄,所以即使報章媒體已經出現了許多新啤酒的相關報導,大多數人也不會去注意和關心,民眾甚至根本不知道市場上多一個啤酒品牌出來,對他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啤酒革命運動」在台灣一開始就註定了是一種典型的「寧靜的革命運動」,參與這場運動的人必須徹底揚棄一夕成名的想法,務實的,有耐心的打這一場仗。



  所謂「啤酒革命運動」指的又是什麼意涵呢?這個故事要從1971年六月說起。



  1971年六月初,四個英國中部的記者在曼徹斯特機場會合,打算前往愛爾蘭度假,在候機室等飛機起飛前,他們各自喝了一杯航空公司提供的免費啤酒,其中一個記者開始抱怨,說英國的啤酒越來越難喝,完全失去了英國傳統啤酒應該有的風味,另外三個紛紛表示贊同他的觀點。從愛爾蘭回來後,這四個記者開始發表評論,將當時的啤酒廠說得一文不值,不料立即引發讀者的熱烈響應。三個月後,一個以恢復英國傳統啤酒文化為主要訴求的民間機構「真麥酒運動組織」(CAMRA-Campaign for Real Ale)成立,開啟了舉世知名的「啤酒革命運動」。



  我們在台灣談英國的「啤酒革命運動」,一定會問「英國的模式適用於台灣嗎?」坦白說,當然不適用,因為台灣完全不具備英國的條件。英國自羅馬時代就開始了釀造麥酒,以及開設啤酒館的經驗和傳統,在十九世紀維多利亞女王執政的大英帝國黃金時代,英國擁有全球最多的啤酒廠,英國啤酒除了供應本國市場所需,還大量銷往全球各殖民地,為英國賺取數不清的外匯,光是波頓(Burton-on-Trent)一個小小的城市,啤酒廠就有二百多家,不但啤酒廠密度居全球之冠,啤酒產品的種類也遙遙領先全球啤酒業。可惜這樣的盛況經過一九二o年代的酒禁時代(Prohibition)和二次世界大戰的摧殘,英國國勢一落千丈,連啤酒廠也跟著遭殃,到1970年時,全英國竟然祇剩下六大啤酒集團,和幾千家的啤酒館而已,和大英帝國時代的榮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堂堂大英帝國竟然淪落至此,驕傲的帝國子民怎堪容忍?於是當有人領頭大聲抗議,便引爆如雷的怒吼和迴響。這是英國「啤酒革命運動」的由來,而「啤酒革命運動」能夠號召成功,其基礎卻在於英國悠久的釀酒傳統,而英國能夠發展出悠久的釀酒傳統,其基礎卻是來自於土地上長出來的大麥和啤酒花。因此,啤酒文化真正的基礎也就是土地上生長的穀物和啤酒花。台灣之所以沒有啤酒文化,真正的源頭不在於長達一個世紀的酒禁政策,而在於台灣的土地上長不出釀酒的主要原料,再加上政策上長期的壓抑所造成的結果。



  當台灣終於開放民間釀酒的時候,全球的啤酒產業早已非常成熟,甚至呈現過度飽和的現象,啤酒業購併之風早已在全球漫延開來。早台灣二十年發展啤酒產業的中國大陸,進入九o年代以後也步入國際購併的風潮,三大啤酒集團的青島,燕京和華潤,在這十年之中進行的購併行動,早已是全球啤酒業囑目的焦點,祇有台灣一直處於狀況外,對全球啤酒文化脈動一無所知。

  

  無知的人不會永遠無知,祇要有人打開啤酒的世界之窗,台灣人就不會再甘於做旁觀者,而這就是台灣啤酒革命的能量所在,它即將被引爆開來。



作者:呂鴻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ann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